【廈門建設用砂年需求1200萬方 推進機制砂、海砂開發】日前,廈門市住建局公開了對政協《關于在廈門市設立機制砂生產基地的提案》的答復,稱廈門市建設用砂供應自給率低,易受其他城市政策影響,亟需提高砂石自給水平。
廈門市建設用砂年需求量約為1200萬立方米,其中預拌混凝土用砂是關鍵保障要素,年需求量約650-800萬立方米,且對砂質量要求高,氯離子含量不得過0.003%。誠如提案所言,2018年以來,廈門市預拌混凝土用砂砂源緊張,價格不斷上漲,且大部分來源于漳州市龍海、南靖、華安和漳浦,泉州市石井鎮和安海鎮及周邊其他省市,供應自給率低,易受其他城市政策影響,亟需提高砂石自給水平。福建省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加快推進機制砂項目配套礦山采礦權出讓工作的通知》(閩土綜〔2018〕512號)要求在2020年底前省機制砂產能須達到5000萬立方米/年,但對缺乏礦山開采資源的廈門未下達強制指標,采用調劑其他城市機制砂的方式,由漳州、泉州、龍巖、寧德等的大型機制砂生產基地調劑使用。
廈門市資源規劃局正積跟蹤大型砂石采集基地在漳州、泉州、龍巖等進行選址,推進進一步加強廈漳泉龍等城市功能互補、區域協作。
廈門市委、市提出利用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設置工程砂石生產基地,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根據市導專題會議要求,市資源規劃局(原市土局房產)委托市規劃院編制了《廈門市砂石生產基地布局專項規劃》,規劃利用生態修復設置可供開采砂石基地4處,面積共203公頃,可供開采資源量約4800萬立方米,可生產建設用砂石(碎石、機制砂)約7200萬立方米。其中:
1.同安區2處:鳳南農場小鳳山,面積52公頃、可供開采資源量約900萬立方米;五顯鎮石壟,面積33公頃、可供開采資源量約500萬立方米。
2.翔安區1處:位于內厝鎮小光山,面積80公頃、可供開采資源量約3000萬立方米。
3.集美區1處:位于農場碗窯竹仔坑,面積38公頃、可供開采資源量約400萬立方米。
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和市生態環境局正積推進翔安區內厝鎮小光山基地籌建,積做好機制砂及洗砂項目前期選址、策劃、環評工作。目前,工程砂石基地小光山一期采礦權出讓工作正有序推進。一期礦山可生產供應機制砂200萬立方米/年。
為解決砂源供應問題,廈門市積向省里溝通協調,經福建省批準,已在廈門灣口外東南方向約55公里、金門島西南方向約15公里、東錠島以東約12公里設立采砂區,面積約52 平方公里。
廈門市海洋局已批灣口采砂區一期、二期海域(面積分別為7、6平方公里,儲量分別為4400、2800萬立方米)業主為住宅集團,采砂主要用于廈門新機場片區多個填海造地及地基處理項目填海物料,三期海域(面積為6平方公里,儲量為3250萬立方米)業主為廈門萬翔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翔同”),未來尚有33平方公里的開采砂源地可供開采。
萬翔同為根據中共廈門市委辦公廳、廈門市人民辦公廳《關于開展市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廈委辦〔2017〕23號)精,由廈門市屬有企業住宅集團牽頭與同安區、翔安區合作,共同設立的從事特許經營砂場的有企業,其在翔安區蓮河片區建有砂產業園,已于2018年投產,設計產能333萬立方米/年,目前實際產能約100萬立方米/年。
我市還初步建立了廈門市建筑砂石土網上交易平臺,努力解決用砂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
廠家銷售部:400-700-2111
售后服務部:0373-4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