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陜西省土資源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陜西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陜西省林業廳、陜西省安生產監督管理局和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八部門聯和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 保障石料市場供給的通知》。為加快建筑石料礦山整治步伐,解決石料市場供應嚴重不足的突出問題,保障石料市場正常供給,助力陜西經濟發展。目前,西安、渭南兩市石料市場需求缺口較大。
近日,陜西省土資源廳發布《陜西省土資源廳進一步采取措施保障石料市場供應的通知》,提到:目前,西安、渭南兩市石料市場需求缺口較大。《通知》要求:西安和渭南要盡所能僵局,迅速行動,采取有力措施,務實現較大,切實保障石料市場供應,5月底將進展情況報陜西省土資源廳。
陜西省土資源廳進一步采取措施保障石料市場供應的通知
陜土資函[2018]59號
西安市、渭南市人民:
為了緩解我省部分地區石料市場供應緊張問題,根據梁桂常務副省長批示和省要求,2017年11月24日,我廳聯合省七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保障石料市場供給的通知》(陜土資發[2017]107號)。此后,各市結合地區實際,制定方案,采取措施,積落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是,從目前實際效果來看,西安、渭南兩市石料市場需求缺口較大。3月24日,梁桂常務副省長再次批示:“持續推進‘開前門、堵后門’措施,西安和渭南要盡所能僵局。相關進展6月份前再報”。
按照省導批示要求,請你市迅速行動,采取有力措施,務實現較大,切實保障石料市場供應,5月底將進展情況報我廳。
陜西省土資源廳
2018年4月8號
前期八部門聯和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 保障石料市場供給的通知》主要內容如下。
此前,即2017年11月24日,陜西省土資源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環境保護廳、陜西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陜西省林業廳、陜西省安生產監督管理局和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八部門聯和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 保障石料市場供給的通知》。為加快建筑石料礦山整治步伐,解決石料市場供應嚴重不足的突出問題,保障石料市場正常供給,助力陜西經濟發展。要求:
1、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當前石料供給存在的問題,支持陜西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石料市場供給工作由市級牽頭,縣級具體負責,省直有關部門加強業務指導協調,合力推進,快速見效。
2、要面貫徹落實省委省關于開山采石整治、“三保三治”行動和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精,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工作,使市、縣(區)批準的整治方案盡快落地,縣(區)人民按照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原則,該關閉的關死,該(整合)保留的盡快驗收生產,該新設置的礦山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選址,盡快組織公開出讓、投放礦權。整合保留和新設置的礦山須堅決守好生態環境保護這條紅線,嚴格遵守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的有關規定,秦嶺范圍內的采石,應嚴格遵守《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
3、對于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和環境督察整改保留的建筑石料類礦山,恢復生產工作由縣級人民負責,要抓緊整改、完善手續,并組織制定、檢查驗收,市級加強督促指導,相關部門指導配合,年底前完成整改驗收工作,力爭每個市在2018年3月底前不少于50%符合《陜西省人民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切實加強采石場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的保留礦山恢復生產。其余保留礦山,2018年6月底前部恢復生產。
4、對于符合條件擬新設的建筑石料類礦權,縣級要抓緊投放,從快建設,及時投產,納入資源整合的礦山,要科學選址,限期整合主體,完善辦證手續,盡快開工建設,參與整合的礦山整合后發證權限不變,其采礦權出讓收益統一由縣(區)收繳,并按規定用于解決關閉礦山有序退出和責任主體滅失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工作。
對整合或新設合法采石企業,按照“誰破壞、誰治理”原則,要明確其作為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責任主體,相關部門監督采石礦山切實履行好“邊開采、邊治理”總要求,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任務。
5、縣(區)要統籌安排關閉退出礦山和采石加工點的現場清理、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對現場堆積的石渣石料,由縣(區)統一管控,投放市場。合理引導省建設項目開設自采料場,彌補市場供應不足問題。
6、要健聯合審批、執法、監管長效機制,采石礦權審批要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在環境保護優先的基礎上,優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進度。市、縣(區)要大力鼓勵和引導采石業走集團化、規模化產業發展之路,強化采石礦山龍頭企業的引作用,加快新技術的引進、應用和推廣,督促礦山企業加強生態恢復治理、綠色建設、綠色開發。
7、市、縣(區)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加大執法巡查力度,嚴厲打擊無證開采、不按開發利用方案、環境保護要求開采和破壞礦山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采石行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力度,增強礦區群眾和企業的法律意識。
廠家銷售部:400-700-2111
售后服務部:0373-4222222